Author:Maxwell Chen 陳世芳
Version:2.2
台灣有足夠的條件讓離岸風力發電(Offshore
Wind Power) 成為主要的電力來源。根據美國再生能源研究所(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NREL) 在2012 年發表的研究 顯示,台灣蘊藏652GW 的離岸風電。目前離岸風機的容量因素約40-55%,這652GW每年的發電量約是2,285~3,141TWh,約是台灣2012年用電量的11-15倍。根據4C Offshore的調查,全球前15名風速最高離岸風場,都在台灣海峽,其中有14個在台灣領海。
風電的減碳效果優異,不輸給核電。根據OECD NEA (Nuclear Energy Agency)在2012年的研究,風電的減碳效果遠優於核電與化石燃料。相較於燃油、燃煤、燃氣發電,風力發電沒有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Direct Emissions)。風電僅在設備製造的過程當中,有少許間接地排碳(Indirect Emissions)。如果從每千度電排放的二氧化碳公斤數來分析(Kg of CO2 per MWh),風電的排碳量僅有核電的一半,其數字也遠低於太陽能、水力發電、生質能發電。
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永續發展中心的研究,每度電二氧化碳排放量,燃煤是1235公克,燃氣為487公克,生質能103公克,太陽能62公克(單/多晶矽太陽能並不環保),地熱23公克,核能17公克,風能8公克,水力發電5公克。其研究結果與OECD NEA十分接近。風電的排碳量只有核電的一半應該是正確的。
根據IEA的World Energy Outlook 2013年報告顯示,再生能源對於減碳貢獻卓越,2020年再生能源貢獻21%的減碳,而核電僅有3%。長期來看,2035年再生能源貢獻25%的減碳,核電僅有5%。核電對於減碳的效果,貢獻有限。
基礎的風力發電概念,可以參考 本影片 。一片高效率單晶矽太陽能板的功率約300W。陸上風機普通約3MW,相當於10,000片太陽能板,新的離岸風機是6MW ( Siemens SWT-6.0-154) ,相當於20,000片太陽能板。風機通常每分鐘旋轉15-20次,離岸風機平均每座占地約0.5平方公里。實際上陸上風機安裝密度並不高,英國每100平方公里僅有1座風機,德國有7座,丹麥有11座。
VIDEO
動物保育人士關心風機與鳥類保育的問題。英國統計,陸上風機遭遇鳥擊的機會僅有0.1-0.2%。如果是被貓吃掉約10%,如果是撞擊大樓與玻璃約55%。台灣並不適合發展陸上風機,因為人口密集與土地成本過高。相對地,台灣適合發展離岸風電,離岸的鳥類密度比陸上更低,這個數字應該會下降。希望動物保育團體能夠更仔細評估離岸風電對於生態的影響,能夠像英國這樣建立數據研究,會更有公信力。目前的研究,如果天候不佳,視線不良,風機的確容易打到鳥類。其次,離岸風機的距離約400-700公尺,如果大批候鳥過境,也是有鳥擊的機會。
(source: Nature, 2014)
風電產業正在為保育動物而努力,美國的DeTect公司,開發風場專用的鳥類與蝙蝠偵測雷達系統。該公司的系統,目前也廣泛使用在各大機場,相較於風機,飛機更怕鳥擊。目前DeTect的產品,已經有超過40個風場使用,平均1-2秒更新一次資訊,全年無休紀錄鳥類飛行資訊,後端利用雲端分析技術做預測,可以在4.8-12.9公里(3-8英哩)的距離提出早期預警(early warning)。離岸風場如何保護鳥類,建議參考英國Beatrice Wind Farm的經驗。風場開發商早期測風塔的建置,建議也考慮整合鳥類感測器,收集鳥類的飛行資訊。
VIDEO
以台灣海峽的得天獨厚條件,風電的容量因素 (Capacity Factor, 發電效率 ) 平均可達 50% 以上。每年約可以供電 2,856 TWh ,約是今年 (2013) 台灣總電力需求的十倍以上。
離岸風力發電可以做到非常便宜的成本,預估每度電成本約新台幣1.5-3 元,長期來看,當20-25MW 的離岸風機 商業化之後,成本可以降低到每度電新台幣1 元。
有關再生能源的成本預估,建議參考NREL/Black
&Veatch 的研究報告 (2012) 。這裡面有幾個重要假設:
(1) 風力機壽命: 目前的離岸風機壽命是20 年,2014-2017 即將量產的新風機(Siemens,
Vestas/Mitsubishi Heavy Industry, Samsung Heavy Industry...etc) 將有25 年的壽命。丹麥政府更宣稱使用壽命已經可達30 年。
(2) 離岸風機的容量因素: 切割風場管理不善的因素,台電在澎湖的中屯風場,曾經在2011 年創下49.71% 的發電效率。中屯的風機高度45 公尺,根據外國實證研究,風機高度每增加30 公尺,發電效率約提升2% 。新的風機(6-10MW) 的高度約110-156 公尺,約可以提升4-8% 的效率,也就是說澎湖的風電效率,理論上可達53.71-57.71% 。這個數字與西門子(SWT-6.0-154) 所宣稱的58% 是很接近的。
(3) 經濟規模採購量才有低成本: 根據國外的研究,離岸風電場的經濟規模約在5 00-1000MW ,這樣的經濟規模採購量可將成本降低到每 MW 新台幣 1 億元。如果經濟規模在 100MW ,台灣的實證經驗顯示風場每 MW 成本約在新台幣1.6-2.2 億元左右,相差近60-122 % 。目前,歐洲、日本的離岸風場規劃都以 1,000MW 為基本單位。歐洲最大的電力公司 Dong
Energy ,已經向德國西門子採購 300 支 6MW 的離岸風機,預定 2014 年開始裝機,總數達 1800MW ,相信其風場建設成本一定遠低於台灣,我個人估計每 MW 大約在新台幣 0.6 億元。
(4) 本土製造創造就業: 英國擁有歐洲40% 的風力,近年來大力興建離岸風電場,如London Array ,但很可惜,風機向德國(Siemens) 、丹麥(Vestas) 、西班牙(Gamesa) 採購。經濟學人認為僅有25%的離岸風場資本支出會流入英國公司。London Array 建構1,000MW 的風場,員工人數約 100 人。英國希望在2030年以前安裝超過40GW的離岸風電,用 London Array的人力估計,也才創造4,000個工作機會,相當稀少。相反地德國、丹麥、西班牙卻有將近一百萬人從事風力發電相關事業,創造許多就業機會。風力發電的支援產業會因為需求而蓬勃發展,這其中包括造船、海事工程、風場管理、金融保險( 融資、投資、保險) 、產業研究、精密機械、電線電纜、科技材料( 碳纖維、玻纖) 、塗料、鋼鐵、海洋觀光、漁業( 風場保護魚類,增加漁獲量) 、氣象工程、工業電腦、發電機... 等等。台灣的652GW 需求量,預估也可以創造百萬以上的就業人口。
VIDEO
(5)2050 年浮體式基座 (floating
foundation) 離岸風機普遍量產: 目前的離岸風機多數為固定式基座(fixed foundation) ,裝置容量在4.1MW 以下。固定式基座的種類有Monopile(0-30公尺水深、1-2MW風機)、Jacket/Tripod (25-50公尺水深、2-5MW風機)。浮體式基座的種類有TLP、Semi-Sub、Spar。TLP與Semi-sub適合大於50公尺水深,5-10MW風機。Spar適合大於120公尺水深,5-10MW風機。近期量產的離岸風機,仍以6-10MW ,固定式基座為主。日本因為福島核災之後,政策轉向發展風力發電,正在開發7MW 浮體式風機,因應日本海域比較深的地形。一般來說,固定式基座可用在60 公尺以內的水深區域,40 公尺以上的水深則可以使用浮體式。
日本在福島事件之後,決心發展離岸風電,預估裝置容量達2-9GW。70%日本民眾希望在2040年以前實現非核家園,讓再生能源發電量占35%。同時日本也發展節能科技,希望在2040年將年用電量控制在700TWh以下,如果沒有節能科技,這個數字預估在1,000TWh。
離岸風機的發展約在 1991 年開始,迄今已經 22 年。根據技術預測理論,當產業發展超過 20 年之後,會開始出現快速成長的現象。核電的發展約在 1954 年,大量裝機約在 1970-1990 之間,恰好也符合技術預測的理論。陸上風電約在 1980 年發展,大量裝機約在 2005 年之後。本人預測, 2015 年之後,將是全球離岸風電蓬勃發展的開始。
(6) 抗颱風設計 Class T/H : 歐洲、日本、台灣、美國等適合發展離岸風電的地區,都有颱風的問題。歐洲習慣使用 Storm 或 Cyclone ,美國使用 Hurricane ,台灣與日本則用 Typhoon 。事實上,這些強烈的風力可以透過海上長城 ( 離岸風電場 ) 來達到降低威力的效果。美國學者 Mark Z.
Jacobson 在 2013 年的 研究 ,離岸風力發電場可以消除風暴外圍 25-39m/s 的風速,或者是降低 12-72% 的風浪 (storm surge, 由 熱帶氣旋 、 溫帶氣旋 、冷鋒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 天氣 系統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降現象 ) 。目前風機的抗颱風設計僅做到 Class 1a ,規格上保證抗 70m/s 的強風,實測約可以做到 75m/s 。偶而颱風的風速會高達 80m/s 以上,風力機廠商目前用 Class S 來針對客戶的抗颱需求作客製化。日本企業希望能夠把抗颱風設計標準化,正向 IEC 提出 Class T 與 Class H 的建議,未來也許可以抗風達 90m/s 。特別要提醒,抗颱風設計必須在葉片停止轉動且固定鎖死才會生效。
GE在2014年宣布量產日本專用風力發電機 (Model: 2.85-103 for Japan)。主要功能在於:(1)承受比較高的紊流面積(higher turbulence area);(2)承受颱風等級的極限風速(typhoon class extreme wind speeds);(3)超越現在IEC標準的抗雷擊設計;(4)支持風場控制系統(Wind Farm Control System, WindSCADA);(5)105 dB(A)標準噪音水準 (standard sound level);(6) 抗地震波設計。約85公尺高,符合日本建築法規(NISA)。一支風機平均可以供應2,000戶日本家庭的用電。
(7)大型風力發電機如期量產 : 目前Siemens的6MW風機,確定於今年(2014年)量產。而Vestas也在今年宣布,2015年將量產8MW離岸風機。
VIDEO
發展再生能源需要全球合作,其中,超級智慧電網(Super Smart Grid) 與負載跟隨發電(load
following power) 是關鍵成功因素。電力網路可以分成發電(Generation) 、輸電(Transmission) 、配電(Distribution) 、用電(Consumption) 。長程輸電通常是數百公里至數千公里的距離,其電網稱為超級電網(Super Grid) 。目前超級電網的技術主流是HVDC 與HVAC ,歐洲、中國支持HVDC ,美國(765KV)與韓國支持HVAC ,各有其優缺點。台灣目前以HVAC 為主(345KV),未來是否發展HVDC 則有待觀察。
配電的距離通常約在數十公里,一般俗稱的智慧電網(Smart Grid),通常指配電電網,這是狹義的定義。近年來電力公司紛紛建置配電自動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 系統,發展智慧電網(Smart Grid) 。法國Alstom 對於超級智慧電網有很深的研究,其在Youtube 上的影片 ,深具參考價值。
丹麥在2012年風力發電發電量達到全國的29.9%。其他相對較高的國家有葡萄牙(20%)、西班牙(17.8%)、愛爾蘭(14.5%)。整體歐洲約6%,美國約3.5%,中國約2%,全球平均值2.5%。2012年全球風電投資金額為新台幣2.34兆元,安裝45GW,平均每GW的投資金額為新台幣520億元。年度風力發電527TWh(52.7億度),24個國家年度裝機超過1GW,14個國家年度裝機超過500MW。離岸風電因為造價比較昂貴,根據不同等級,每GW的風場投資約在新台幣700-1,500億元。
丹麥擁有很成功的智慧電網,讓風電併網比率達30%。1980年代,丹麥以集中式發電為主(Central Power Station),今日丹麥擁有許多分散式熱電共生發電廠(Dispersed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 DCHP)與風力發電廠。丹麥認為未來的家電與電動車都可以自動控制,或使用手機App來操作,舉例來說,利用夜間電價便宜的時候洗衣服,用手機預先設定洗衣機開機時間,節省電費。長期而言,電力會取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約占丹麥的60%能源使用,如果在台灣,這個數字可能會更高,我認為應該會到80%。如果要整合再生能源進入電網,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發電系統與電網系統,主要架構有彈性發電系統(Flexible Production)、強韌的電網(A Strong Power Grid)、 需求響應(Demand Response, DR)。丹麥的彈性發電系統正逐漸仰賴風力發電與生質能。強韌的電網包括基礎建設、運輸、電力自由化市場。需求響應則包括電動車、微型熱電共生(Micro CHP)、暖氣(Heat Pumps)、電熱水器、產銷合一(Prosumers)、智慧家庭等。
VIDEO
近年來, Google, Facebook,
Microsoft, IKEA, AVEDA 紛紛採購風力發電,作為主要的電力來源。其中 AVEDA 更勇於推廣 100% 風電製造,屬於 WindMade 的概念。讀者可以在 Youtube 搜尋 Windmade 找到 相關影片 。
VIDEO
核電設備大廠,紛紛轉型發展風力發電,包括前核電設備商西門子 (2004年透過併購進入風電事業,2012 年退出核電事業,現在是離岸風機全球第一名的製造商 ) 、美國 GE( 全球發電設備市佔率 25%,1996年開始風電事業,全球銷售超過2萬支風機,擁有超過1000 個風電專利,容量因素達60%,現在是全球陸上風機第一名的製造商) 、法國 Alstom( 全球發電設備市佔率 25%,擁有超過30年風電經驗,全球銷售超過2500支風機,140個風場,4GW裝置容量) 、法國 AREVA(2007年持股51%取得風電公司Multibird的股權) 、日本三菱集團 ( 風電隸屬於三菱重工,2013年宣布與Vestas合資離岸風機公司,預計未來取得經營權與51%股份 ) 、日本日立集團等。以 GE 為例,其核電設備一年的營業額約新台幣 300 億元,而風電事業估計則接近 2000 億元,在其 CEO 心目中,風電的重要性相信是比核電更高的。 2012 年 GE 的風電全球市佔率 15.5% ,全球第一。西門子為全球第三 ( 離岸風機全球第一 ) ,可以說風電就是核電設備商所催生的產業。
歐洲已經有很好的超級電網,讓其再生能源併網的比例逐漸提高。海島的英國,現在有數條國際海底電纜連接愛爾蘭、比利時、法國、挪威、荷蘭,今年正與丹麥洽談,興建新的海底電纜。
英國的離岸風電發展很快速,下圖可以看到已經規劃許多大型GW等級的離岸風場,也考慮到將來的風場與陸地間電網的鋪設路徑。做為擁有歐洲40%風力的國家,英國十分積極開發離岸風電。
2013 年,丹麥曾經創造 100% 使用再生能源的紀錄,德國則有 50% 。 亞洲超級電網 目前處於概念性階段,日本創業家軟體銀行孫正義董事長有感於福島核災對於日本的傷害很大,近年來積極推動亞洲超級電網計畫,希望把蒙古便宜的風電送到日本,同時也希望亞洲國家共同合作,發展大電網,提高再生能源併網的比例。研究指出,電網越大,再生能源併網比例將提高,電網也越穩定。根據孫正義的計畫,台灣可以連接的區域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香港、越南、菲律賓。
電力系統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歐洲的經驗告訴我們,電力需求曲線從來就不是平的,基載電力曲線也非平的( 核電機組歲修或事故跳機) ,穩定的基載對於新的電力系統來說並不重要,也因此德國與丹麥擁有如此高的再生能源併網。目前,長時間(1 個月以上) 的電力預測可以做到相當準確,短時間(20 分鐘以內) 確實比較困難。風機與電網設備商提議,分散式儲能,增加電網的穩定性。這樣的成本並不高,目前只要能儲存20 秒到3 分鐘,電網的穩定度就大幅提升。未來小電池會放在風機底座、海上變電所、陸上變電所、住宅/ 辦公大樓,電動車也是很好的儲能工具。
新的電力調度觀念把風電當作核心,配合風電的再生能源有生質能、水力發電、燃氣發電( 天然氣與頁岩氣) 、廢棄物發電。單/ 多晶太陽能不是綠能,具備高汙染、高耗能、高成本的特性,長期來看不具競爭力,高峰之後會逐漸萎縮,最後消失。犧牲環保,太陽能就可以做到低價。生產一噸多晶矽將產生8噸有毒的副產品(四氯化矽、強酸強鹼、三氯氧磷、矽烷),中國的製造商利潤已經達到低點,不可能投入環保設備,這些有毒的副產品當作廢水排放,嚴重汙遠水源。Thin film
GaAs multiple junction solar cell on glass 長期來看比較具競爭力,短期HCPV 在高DNI 的地區,具備成本競爭力。 Solar
Thermal 也是具潛力的太陽能技術。台灣的土地成本貴、DNI 低(4.5 以下) 、人口密度高,並不適合安裝單/ 多晶太陽能。
台灣不適合發展陸上風電,苑裡居民反對噪音大的陸上風機是十分合理的。 陸上風機的噪音約在105分貝,即使到了500公尺的距離,也還有40分貝。離岸風機僅對海洋生物有噪音問題,不過歐洲生物學家的研究,迄今還沒有發現有重大的負面影響。風機的噪音一般分成三個等級:(1)重低音(Infrasound),小於20Hz; (2) 低頻噪音(Low Frequency Sound),20-200Hz; (3)氣動噪音(Aerodynamic Modulation or Amplitude),250-1000Hz,葉片震動噪音。
電力調度非常重視發電量與用電量的平衡( 匹配,Matching) ,發電量大於用電量,交流電頻率會上升,造成電器損壞。既然電力需求非水平線,電力供給( 基載) 也非水平線,所以探討水平線的匹配並無意義。近年來,半導體開關(IGBT)逐漸取代機械式開關(Tryristor, 晶閘管),讓電力調度的速度提升,動態曲線匹配發電量與用電量的技術十分成熟,財務良好的電力公司紛紛投資應用新設備。台電因為長期押注資本在財務風險高的核電上,以及政策補貼工業用電(47% 的累積虧損) ,現在比較沒有能力投資智慧電網,電價合理化會有幫助。
附載跟隨發電是以風力發電與生質能為核心,搭配水力發電、燃氣發電、廢棄物發電等輔助發電,成為一套穩定的電力供應系統。
燃氣發電(CCGT & OCGT)具備快速升載與降載的優點,每分鐘約可以升降5-30%,啟動時間較短,約20-60分鐘。水力發電的啟動時間1-10分鐘,每分鐘升降載20-100%。燃煤發電與核能發電的彈性則很差,因為彈性差,所以才成為基載電力,並不是基載電力有多麼重要。燃煤發電需要1-6小時的啟動時間,每分鐘僅能夠升降1-5%。核能發電需要13-24小時的啟動時間,每分鐘升降載1-5%。正因為水力發電與燃氣發電具備彈性,搭配成本便宜的風力發電,可以成為穩定的發電系統。
在假設80%減碳的情況之下,風力發電會是全部能源的主力。
系統模擬的結果認為,電價可以維持小幅成長的狀況。如果使用傳統的發電觀念,電價將大幅成長一倍,這正是今日台灣所面臨的窘境。也許,我們應該學習丹麥的經驗,重新思考發電方式、智慧電網與需求響應。
NREL的研究顯示,電網越大,則風力發電的變異越小。下圖,如果只有一個風場供電(藍色線),風電的變異最高達40%,如果增加到23個風場,變異可以降低到10%以下。台灣如果要發展離岸風電,投資海上電網是必要的,連結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綠島等地。進而將台灣離岸的風場都用電網連接起來,有助於供電的穩定。
根據知名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在美國東岸設置離岸風力發電場(裝置容量300+GW),可以有效地在颶風(Hurricane)登陸之前減弱其最大近表面風速(peak near-surface hurricane wind speed)25-41(m/s)與暴風波浪(storm surge)6-79%,保護沿海的城鎮。 考慮到降低災害的效益,離岸風機的發電成本每度電僅只有3.9-8.8美分(NT$1.17-2.64元)。
VIDEO
離岸風力發電的優點有:(1)穩定電價;(2)創造就業;(3)促進產業發展;(4)解決核電爭議;(5)降低颱風災害。相關配套措施非常複雜,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需要我們一起努力,包括建構超級智慧電網、產業生根本土化、發展負載跟隨發電等。 2050 年,當固定式與浮體式離岸風機產業都已經成熟,台灣所蘊藏的652GW( 2,285~3,141TWh/year )離岸風電,將可以提供我們相當於現在11-15倍的發電量,讓台灣成為非核家園。
補充資料:
1. 各種發電方式的裝置容量與發電量換算( 實際數字) :
(1) 台電整體4.03 TWh/GW, 容量因素46%。
(2) 台電的核電 7.56 TWh/GW , 容量因素86%。
(3) 台電的燃煤 3.85 TWh/GW , 容量因素44%。
(4) 台電的陸上風電 2.57 TWh/GW , 容量因素29%。
(5)E.ON 的陸上風電 2.38 TWh/GW , 容量因素27%。
(6)E.ON 的離岸風電 3.48 TWh/GW , 容量因素40%。
(7)E.ON 的水力發電 3.12 TWh/GW , 容量因素36%。
(8)E.ON 的生質能發電 8.14 TWh/GW , 容量因素93%。
(9)E.ON 的太陽能發電 1.53 TWh/GW , 容量因素17%。
(10)E.ON 的循環天然氣發電(CCGT) 1.72TWh/GW , 容量因素20%。
延伸閱讀:
1. Improved Offshore Wind Resource Assessment in Global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 NREL, 2012, http://www.nrel.gov/docs/fy13osti/55049.pdf
2. 基礎風力發電概念, ASC Renewable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btlmWn0xdY&list=PL_2S6ccZnz8M2JtKFr96C_UE8Vup-NqOR&index=1
3. 25MW風力機概念, SheerWindPow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I1DAFJnESs&list=PL_2S6ccZnz8M2JtKFr96C_UE8Vup-NqOR&index=32
4. COST AND PERFORMANCE DATA FOR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NREL/Black Veatch, 2012, http://bv.com/docs/reports-studies/nrel-cost-report.pdf
5. London Array 啟用典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6O4K4r5q3A&list=PL_2S6ccZnz8M2JtKFr96C_UE8Vup-NqOR&index=4
6. 智慧電網介紹, 核電設備大廠Alstom, 201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IATMO0c9xQ&list=PL_2S6ccZnz8OB_1hgnxXoIQ1txveezAHm&index=2
7. Taming Hurricanes With Arrays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 Mark Z. Jacobson, University of Delaware, 2013, http://www.energy.udel.edu/wind2013/Jacobson_1302UDelHurrTurb.pdf
8. WindMade.Org, http://www.windmade.org/about.aspx
9.WindMade介紹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ZilH_8EWxI&list=PL_2S6ccZnz8M2JtKFr96C_UE8Vup-NqOR&index=6
10.亞洲超級電網計畫, http://www.japanfocus.org/-John_A_-Mathews/3858
11. 太陽能電池高污染、高耗能, https://forum.doctorvoice.org/viewtopic.php?f=23&t=83828
12. 調查:多晶矽警報產能過剩重汙染, http://big5.chinairn.com/news/20130729/152344381.html
13. 2013多晶矽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http://www.sinocon.org.tw/industrial/?K=47
14. 全球離岸風場統計資料, 4C Offshore, http://www.4coffshore.com/windfarms/windspeeds.aspx
15. 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 (2012), Nuclear Energy and Renewables - System Effects in Low-carbon Electricity Systems, http://www.oecd-nea.org/ndd/pubs/2012/7056-system-effects.pdf
16. Center for Sustainable System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3), - Syst, http://css.snre.umich.edu/css_doc/CSS10-10.pdf
17. 新日光能源網站(2014), 單晶矽太陽能板規格, http://www.neosolarpower.com/style/frame/templates15/product.asp?lang=1&customer_id=2257&name_id=96723&content_set=color_4&Directory_ID=67665
18. Detect (2013), WIND ENERGY BIRD & BAT MORTALITY RISK ASSESSMENT, MONITORING & MITIGATION SYSTEMS, http://www.detect-inc.com/wind.html
19. Beatrice (2014), Offshore Wind Farm in UK, http://www.beatricewind.co.uk/downloads/default.asp
20. Beatrice (2014), 離岸風場如何保護鳥類,http://www.beatricewind.co.uk/environmental_statement.pdf
21. 經濟學人(2014),Britain is a world leader at something rather dubious, http://www.economist.com/news/britain/21592615-britain-world-leader-something-rather-dubious-rueing-waves
22. Dorthe Vinther, Energinet.dk (2012), 5 important steps to integrate wind energy in the grid and ensure the value of wind, http://www.windpower.org/download/1534/5_important_steps_to_integrate_wind_into_the_grid_-_Dorthe_Vinther.pdf
23. dB是測噪音單位(分貝),dBA是表示(A-Weghting)A加權是針對人耳所聽到的頻率20Hz-20KHz,叫高頻噪音或全頻,dBC是測機械噪音單位表示。
24. Trent Hawkins, BEng Mech (Hons) Wind Energy Consultant (2010), Fact Sheet:Wind Turbines and Low Frequency Sound
25. Nature (2014), Birds should fear windows, Nature 506, 269 (20 February 2014) doi:10.1038/506269c
Published online 19 February 2014,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06/n7488/full/506269c.html?WT.mc_id=FBK_NatureNews
26. GE introduces 2.85-103 wind turbine specifically engineered for Japan, http://www.windpowerengineering.com/policy/environmental/ge-introduces-2-85-103-wind-turbine-specifically-engineered-japan/
27. GE, 2.85-103 for Japan, http://www.ge-energy.com/products_and_services/products/wind_turbines/ge_2.85_103_wind_turbines.jsp 28.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4), Taming hurricanes with arrays of o shore wind turbines, http://www.stanford.edu/group/efmh/jacobson/Articles/I/WindHurricane/HurricTurbPaperNatCC.pdf
29.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4), Taming hurricanes with arrays of o shore wind turbines, http://www.nature.com/nclimate/journal/v4/n3/full/nclimate2120.html
30. Offshore Wind Farms Might Save Us From Hurricanes, http://gizmodo.com/offshore-wind-farms-might-save-us-from-hurricanes-1531105172
31. UDN (2014),研究報告:可用海上風電場除風暴,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E7%A0%94%E7%A9%B6%E5%A0%B1%E5%91%8A%EF%BC%9A%E5%8F%AF%E7%94%A8%E6%B5%B7%E4%B8%8A%E9%A2%A8%E9%9B%BB%E5%A0%B4%E9%99%A4%E9%A2%A8%E6%9A%B4-8513661.shtml
32. NREL (2013), Taming Hurricanes With Arrays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 http://www.energy.udel.edu/wind2013/Jacobson_1302UDelHurrTurb.pdf
33. Energy13-the year in review, http://energiforskning.dk/sites/eudp.omega.oitudv.dk/files/files/energi13_uk_web.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