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本人/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包含前瞻性看法。這些前瞻性看法可能因風險、不確定性與假設等不同狀況而超出本人/本網站的判斷,實際結果將可能與此看法有重大出入。由於這些風險、不確定性與假設等不同狀況,本網站中的前瞻性事件與狀況可能不會依預期發生。讀者不應該完全依賴此前瞻性資訊。


本人無法確保第三方資料為正確無誤且無遺漏及過時。然而,本人概無就有關資料之可靠性、準確性或完備性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之聲明或保證,且對任何內容或因倚賴該等內容所採取行動而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損失概不負責。


本網站將以電子資料庫的方式呈現,表達本人對於產業分析的邏輯性看法。本人所引用之資料與圖表,目的在於做為本人解讀判斷之基礎,本人之看法未必與資料圖表之原作者看法相同。

The pictures, graphics, tables, or comments contain forward looking information. Forward looking information is based on assumptions and analyses of information source or my views. Actual experience may differ, and those differences may be material. forward looking information is subject to significant uncertainties and risks as they relate to events and/or circumstances in the future.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智慧創業服務(Smart Venture Service)學術研究之建議

這幾年陸陸續續接到許多年輕學子的提問,關心創業服務的學術研究應該怎麼做,今天我稍微嘗試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忙後進,促進創業服務產業的發展。大家可以看到圖片,最早的命名是「The Venture Creation Service」,在我投入創業投資的工作之後,體認到Venture本身就有創業的意思,所以現在就簡稱為「Venture Service」了。我的英文能力普普,請大家多多包涵。

1. 創業服務的名稱還可以再修正-智慧創業服務(Smart Venture Service):坦白說,2004年的我,還只是一個學生而已,認識幾位創投與育成中心的朋友,閱讀過許多創投與育成中心的書籍,以及更多創投與育成中心的學術論文。我承認論文的水準以現在產業界的標準來看,非常的爛。現在我會重新命名為「智慧創業服務(Smart Venture Service)」,把物聯網的概念放進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在Technews發表的Smart VC文章,可以略知一二。

2. 創業服務的定義還可以更深廣:近年來,看到許多機構自稱為創業服務機構,或者是從事創業服務業務。最著名的機構是最近在中國掛牌新三板的「創新工場(Innovation Works)」,這是2009年9月由李開復先生所創辦的公司,是一間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的公司。創新工場表示掛牌上是的是創業服務業務而不是主營的投資業務。以下摘要創新工場網站對於所營業務之介紹,可以看到創業服務的定義非常深廣。我當初只是一個學生,沒有想到這麼深遠。

『创新工场是一家早期投资机构,同时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作为国内一流的创业平台,创新工场不仅提供创业所需的资金,还针对早期创业所需要的商业、技术、产品、市场、人力、法务、财务等提供一揽子创业服务, 旨在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

作為一個學術研究者,我認為華人世界創新工場公司是創業服務產業的代表公司,後續的學術研究,建議以創新工場為標竿,也建議深入瞭解創新工場的營運模式與策略規劃。

MVS USB Type C to C 快速充電&資料傳輸線 100W 強韌設計 UL安規

MVS小商店:http://bit.ly/2IfdNhc

3. 創業服務的研究 還可以更量化(Quantitatively):我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紮根理論,這是讓理論從無到有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說是從0到1的研究方法。但如果要從1到1000,量化的研究方法就變得很重要了。例如可以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網路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 或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簡稱SEM模型)的方法,將創業服務的定義結構化,並且給予權重。請記得權重的數字僅供參考,因為不同的地區與時空環境,本來就會造成權重數字的變化,這很正常。這些研究方法,我當初寫論文的時候都研究過,但為何沒有實做呢?其實我心裡很想做,但是遇到幾個困難:(1) 因為當時沒有創業服務這個產業,問卷不曉得應該發給誰;(2)時間不夠,等我搞懂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份的事情了,準時畢業比較重要。(3) 學術研究能力不夠好,ANP、AHP、SEM的數學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去研究,當時趕畢業,臨時要學這些方法,肯定是來不及的。

4. 如果將來有更多的創業服務公司上市,可以從財務的觀點來分析營運模式與財務數字的交互作用。

5. 創業服務是一個新的概念,融合金融(投資)業、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特性,這三個主軸的交互作用很有趣,值得深入研究。主管機關經濟部目前不同意用「創業服務」來作為公司名稱,我溝通無效,引以為憾。希望創業服務能夠變成一個有自己「所營事業代碼」的業種。金融控股公司與綜合電業是台灣環境下特有的業種,有自己的「所營事業代碼」,建議創業服務也比照辦理。我的公司本名是「麥斯創業服務公司(Maxwell Venture Service LLC)」,因為經濟部不許可這樣的名稱,中文名字只好用麥斯管理顧問公司。無語問蒼天。

6. 創業服務公司的差異化,很重要:2010年之後,我們看到很多育成中心(加速器)與創投結合的創業服務公司,如果仔細去比較他們的業務項目,其實大同小異,大家的能力數值,差距也不會太大。我自己的創業服務公司堅持走差異化路線,不做大家都會做的業務,只做獨門生意。如果客人只需要89分以下的服務,找別人比較好,90分以上的服務,找我就比較合適。大家都會做的業務,賺的是勞力的錢,少數人才能做的業務,賺的是智慧財。人生只有一次,創業通常也只有數次,要跌跌撞撞浪費許多時間,還是找一個真正厲害的高手幫忙,這是一個非常兩難的問題,沒有對與錯,因為現實條件與自己的想法決定了最後的結果。因此,創業服務公司的競爭優勢或關鍵成功因素,會是一個好的研究題目。

以上是個人的淺見,在創業服務這個新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我相信還會有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燦爛火花出現。我很開心,十二年前的東西,現在證明是有用的,而且有許多人努力實做這個理論。我也很遺憾,十二年前自己的能力不夠,無法讓這個論文更加完美。期待莘莘學子們的投入,提昇創業服務產業的發展,這樣,台灣的創業環境也會更好。一個成熟的經濟體,其產業類別一定相對完備,分散經濟成長的來源,同時也分散的經濟衰退的風險。創業服務產業正是促進經濟成長的關鍵。如果各位看到新的東西,麻煩和我分享,感激不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