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投資與育成的創業服務
MBA 的課程裡,有幾門課我覺得對於創投的工作十分有幫助,包括技術預測(technology forecast)、技術前瞻(technology foresight)、策略管理、企業育成、創業投資等。整理文獻分析,看到未來的營運模式會把創業投資(資金)與企業育成(協助)結合在一起,因此我擅 自創造了一個新的名詞「創業服務(Venture Service)」。創業服務會一手給錢,一手給協助,雙管齊下,幫助被投資公司成長。我認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使用「創業服務」取代「創業投資」、 「企業育成」。我們服務許多創業家、產業公司、會計師、律師、券商、證券分析師、律師、終端產品使用者、研究機構、政府單位…等等。
十多年的從業經驗,我有幸認識許多優秀的創投同業以及創業家,聽到許許多多的故事,嘗試去歸納出一些輪廓,來描述智慧型創投應該有的樣子。如果用條列式來描述,大概如下:
- 投資 CEO 的經營能力與哲學層次上的生意(philosophical business),而不是其技術、產品、服務、行銷通路、營運模式。
- 領先且有別於市場看法的前瞻思維,提早看到機會、風險、趨勢變化……。
- 融合被投資公司的策略規劃與經營團隊,提高成功率。
- 與全球產業生態系統(Global Industry Ecosystems)共生共榮,將外部的資源與能力帶給被投資公司。
- 充滿熱情,服務周圍的關係人(Stakeholders)。
連結的門檻最低,很容易被複製,生意難長久。許多技術與產品目前都強調連結性,特別在智慧家庭的應用,大膽預測,藍海市場不會維持太久,紅海很快就到了。智慧工廠、智慧旅館、智慧醫院等物聯網應用,需要高可靠度,門檻較高,也比較有價值。
最難的物聯網是需要絕對安全的電力系統與交通運輸系統。所謂的「困難」就是大家都想得到,但是僅有少數人做得到、吃得到市場大餅。
全 球產業生態系統非常複雜,變化迅速,某個公司想要發展 RF SoC 的生意,但資源有限,沒有能力買上億元的測試機台、培養測試人員與開發技術。他的投資人幫忙找了一間 RF SoC 測試公司加入合作,三年之後合作計畫成功,這個公司也順利接到外國手機 SoC 大公司的訂單,獲得顯著的成長。
長期又務實的合作關係
智 慧型創投可以協助產業公司看到未來三個月到三年的產業與市場變化,產業公司需要很務實看待市場變化,以避免大起大落。然而,越來越多的產業能見度降低,甚 至於不到三個月。曾經去拜訪一間光通訊相關的公司,覺得公司的經營能力很好,但是經營上非常保守,謹慎投資新產品與技術。
我們討論之後,一致認為未來有許多新產品開發可以做,只是市場還需要 3-5 年的時間才會有明顯的趨勢形成。由於市場普遍看得太壞,股價實在太便宜(PBR<0.5),於是在低檔買了一些,幾年之後,賺了五倍出場。
策 略規劃容易淪為空口說白話,因為「人」才是執行策略規劃的主體,計畫只是配角。智慧型創投就像是「膠體」,黏合策略規劃與經營團隊,一起面對挑戰,解決問 題。與人來往,其實不需要什麼華麗的招式,以誠相待,最有效。與經營團隊建立信任之後,許多的幫忙或建議會被解讀成善意的,推動起來自然比較順利。
某 個通訊設備公司的經營團隊分裂,公司陷入空轉。其創投法人訪談之後,認為董事長與技術長一派比較認真經營,於是從大股東變成董事,協助勸退現任 CEO,讓其傷害降到最低程度。並且幫助新任 CEO 快速上手。和平的經營權移轉,讓公司的營運獲得暫時性的穩定,避免崩盤的局面。
適時補上,知所進退
智 慧型創投與人為善,總機小姐、警衛、秘書都是關鍵的情報來源。秉持著服務眾人與交朋友的精神,協助眾人解決他的問題,讓他有空的時候就會想到你,主動打電 話來聊天,或約定見面的時間。在 CEO 辛苦的時候,多去找他,熱心幫忙,當他功成名就,上市掛牌之後,智慧型創投反而退居幕後,榮耀歸於經營團隊。
很多時候,創業家的情緒需要被照顧。電話打來的時間可能是深夜、大清早,或者是約定週末時間見面。可能是預期的訂單突然沒有了、產業重大的變化會影響未來公司的營運、董事會議案的初步構想與推動流程等。智慧型創投服務創業家就像是對待自己的知心好友,24 小時全年無休。
智慧型創投有一點像「007 情報員」與「藍波」的綜合體。他們神出鬼沒,遊走在各大小公司之間,從事各種企業活動:情報收集、策略規劃、企業發展、新事業開發、企業併購、特殊人才招 募,創業投資只是最後面一個水到渠成證明自己績效的動作而已。他們認為他們可以去改變世界,他們也的確真的動手去做。
They are gonna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 (from the movie 「Steve Jobs」)
TechNews刊登時間:2014年12月18日14: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